万泰娱乐资讯

小众、独立、情色、血腥这里有一段不一样的20年香港电影史!

  而在我们熟识的香港电影之外,还有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电影,组成了另一段香港电影史。

  生活开销普遍高昂,实体经济开始不振,政府优惠政策和福利政策因香港回归等原因陆续撤销,工作不好找,生意超难做,连黑社会收钱都极为困难,整个社会陷入潜在恐慌之中。

  人们无从给予明确修复意见,政府陷入更换的不确定性。导演借用家贤以及他的前战友们在这段时间的生活内容去展现如同“世界末日”般的日子。

  陈果在那个时候,借用敏锐的视点,对准地狱式的社会,借用创作巅峰的状态,用影像纪录属于他一生的最重要作品,记录属于这个社会的宝藏。

  性格内敛的双性恋阿哲爱上了叫冯伟的男子,因阿哲的不自信一直没能向冯伟告白,阿哲却跟冯伟妻子月纹好上,开始一段偷情岁月。

  月纹在偷情日子里感受到爱的浴火和情的真诚,同时也明白这种偷情时光并不会长久,后来就回归原本生活。直至某日,月纹意外去世,冯伟陷入悲苦时光。

  阿哲同之前跟他一起做过的同性恋男子口中得知冯伟消息,混到冯伟身边亲近冯伟。经过他对冯伟的观察,他并没有跟冯伟继续发展关系,而是在台湾遇见一个跟月纹样貌相似的rose并发展关系,他才明白自己的真爱。而那位告诉冯伟消息的同性恋男子也在合适时候跟冯伟告白。

  关锦鹏用他熟练的技法纪录那个时代的明星们,如同王家卫在《堕落天使》里拍摄别样李嘉欣一样,都是无法复制的美。

  《顺流逆流》的厉害是文字无法准确阐述的,是观众要从影像上去感受,是观众要抛开已知见解去感受每个人物的爱恨情仇。

  电影原本是可以发展成为爱情故事的,他们在爱上彼此同时却又未对彼此身份进行调查,等到组织下命令去追杀别人时,才发现立场不同,他们之后做出的决定成为他们一生的苦恼,这种末时代设定未免太过于残酷。

  冷色主要运用在室内打斗戏份,特别是影片厨房打斗段落,凌厉的剪辑制造出一种窒息感,因为环境昏暗,主角们只有透过声音以及影子还有经验综合判断决定他们的反应,观众无时无刻为主角们捏把汗。

  可以说《顺流逆流》是一部让人看完大呼过瘾的电影,特别是徐老怪拍摄上用了很多表现他们性格的镜头,特别是伍佰饰演的杀手,平时演唱和刺杀行动是两种人物,如此魔幻演技让人立马折服。

  比起现在徐老怪玩的想象力,《顺流逆流》更展现导演对一种生活方式的探索,对人物处于“末时代”的设想,挖掘人物内心的善与恶,让人想起他之前作品——《刀》。

  影片讲述一个混混跟一个女人在一起的故事,他们的牵线人是女人爸爸和被丢弃的婴儿。

  叶伟信在这部作品里塑造的黑帮是不同于其他作品,任达华饰演黑帮老大在教训人的时候他儿子也在旁边看,他儿子说那人在流血,他说那人不听话头才会流血。这段台词把黑帮老大这个形象塑造出来,让人觉得不寒而栗。

  吴君如饰演的judy去看望老爸时候买的湾仔面。他老爸解释说其实他不想吃面,而是旁边床位的混混(吴镇宇)想吃。她就在一旁看着他吃面,她脸上着迷又花痴的样子被镜头记录下来,而吴镇宇吃面那里的饥饿狼狈吃面内容也被记录下来,光这场戏拍摄并剪辑出来内容就很容易发现导演成熟技法。

  还有,吴镇宇在医院捡到小夫妻不要的孩子,他们替孩子买吃的穿的那段,特别生活化的内容我还以为他们是老夫老妻,其实他们连情侣都不是。吴镇宇和吴君如生活般演出更让这段更加生活化,更容易感受到彼此情感。

  岸西作为香港知名作品,他笔下人物经常经历出轨偷情这类故事,许鞍华导演选取原作里男人四十而不惑大部分内容,为了就是突出男人在这个年龄段内心的不惑。

  张学友在影片里饰演教师,他受到班上一疯狂追求他的女学生困扰,在女学生多次追求下他也放在身段,开始一段偷情岁月,直至被老婆发现,并发生老婆和小三冲突,女学生在经历这些后选择出国留学,至此,这场婚姻危机就此接触。

  影片不仅仅注重拍摄婚外情内容,还对官场文化进行深刻描写。影片开头二十多分钟内容跟出轨是没任何关系,主要描写男人在职场上的困惑。

  老师在这学校圈子里算另类,导演通过教务室,晚上吃饭,还有开会三个部分内容描述老师跟学校在执教理念,学校建设等方面的冲突,将职场上的问题描述出来,再加上家里感情上逐渐淡薄,又被女学生的文采和追求所吸引,他身上的惑由女学生解开,才顺理成章有了偷情活动。

  许鞍华导演之所以受到大众爱戴,就是在这些情节处理地非常细腻,这是男性导演未曾具备的,也是许鞍华最大特色。她的才华在后续作品里得到更大发挥,《姨妈的后现代生活》,《天水围的日与夜》,《桃姐》都有这类细致描述,成为她作品抹不去的亮色。

  《大丈夫》主要讲述4对夫妻,男人都是“家里红旗不倒,外面彩旗飘飘”的吃喝嫖人士,女人都是天天各种计谋跟踪丈夫的专业捉奸人士。

  这部电影就是讲述夫妻们互相斗智斗勇的故事,其中很多香港接地气梗和笑料到现在都很少看到。

  彭浩祥是香港另类导演,他之前是写小说,自然在剧作上更成熟稳健,他拍摄电影非常有头脑,很多电影情节设计,他是学习昆汀等这类导演,就是要把效果做到很明显,让观众不仅眼睛能感受到,耳朵等其他知觉也能感受到这层次穿透效果。

  如今他也是北上导演特别成功的一位,把余春娇和张志明的故事从本地故事发展成为中国故事,今年上映的《春娇救志明》还让我在影院挤出了眼泪。

  观众或多或少对他这类思想有所反感,但他还是能坚守他自己的创作理念,发挥正常创作状态,把该渲染的情绪都透过影像展露,即便最终效果还不是令人非常满意。

  但他这种稳健的拍摄方式,正是切合现在年轻人的口味和感情观,观众还是能感受到情感共鸣,多多少少挤出一滴眼泪为其称赞。

  彭浩祥继续用这样聪明智取去做电影,我也不是说不好,就是看多电影的人会觉得他这等设计不真诚,但也无法否认他现在创作思路正确,电影成品也不错。

  《三更:回家》是讲述黎明饰演的丈夫一直深信中药能挽救死去的妻子,丈夫购入的中药量越来越大引起小区民警注意,民警侦探这家秘密的故事。

  黎明献出他这一生最好演技,将这个丧妻丈夫悲痛欲绝和求妻复活的心态把控恰当好处。特别是揭露他秘密那一刻,影像上的光影效果和他木纳的表情结合在一起,他把真实情感掩盖于内心深处,配合他给妻子擦药的细腻动作,还有体贴式动作设计,真的将这个人执着入魔的样子表现出来,让人不寒而栗。

  香港在上世纪70-90年产出各种题材的恐怖片,其中不乏带有批判社会的恐怖片。

  随着香港回归后,大部分导演都去拍警匪和喜剧片,恐怖片出现断层。幸好有《山村老尸》、《阴阳路》系列作品出现,这类恐怖作品又重回大众舞台。

  发展到《三更》系列和彭式兄弟的《见鬼》系列作为香港恐怖片巅峰,还有像郑保瑞这样导演尝试恐怖作品,算是给这类作品的量上一个支撑,但卖座热度都赶不上《见鬼》系列。

  彭式兄弟在后续恐怖片题材也出现创作瓶颈,恐怖片又出现断层。恐怖作品陆续减少且粗制滥造,导致恐怖片再次衰落。

  即便这几年有麦浚龙《僵尸》,张家辉《陀地驱魔人》也挽救不了市场的没落,连一直拍异类题材的邱礼涛自从《青魇》后也很少出较好的恐怖片。再加上现在香港电影跟大陆制作越来越紧密,大陆对鬼怪乱神这类有严苛限制,这也导致恐怖片不能持续量产,逐步形成现在样貌。

  杜琪峰致敬黑泽明《姿三四郎》。这片跟银河其他作品不同,这里没有政治,没有为制造戏剧冲突而使用的伎俩,没有让观众看到死去活来的男人对决,甚至没有像致敬梅尔维尔那样的男人对阵仗势。

  这里只有道行,只有规矩,一切的一切都遵从于道义,是一个男人真正磨炼自己技能和思想的成长。杜sir不仅仅用致敬相似内容去述说“姿三四郎”的故事,还在思想上渗透着“姿三四郎”的精神。

  在电影《姿三四郎》中,三四郎借酒疯在外面撒野,回去向师傅承认错误,师傅直接将他除去师门,三四郎在师傅家池塘里待了一晚上,借用这层觉悟和他从池塘里的悟出的哲学思想教义回馈他师父。这点跟司徒宝从烂醉生活中重新走出来是多么的一致,杜琪峰是用真心和生命去拍摄这部作品,这是他一生的经历与心血,还有觉悟的成果。

  性工作者这个词语给这行业人士带上好听的名字,其实就是讲一群做姬人为男人服务的艰苦岁月。

  导演用一家妓院最后十天经营过程揭露这行业每个人背后的故事。有变性的,有北姐,有土姐,有毒姐,有黑社会,有欠债,有找错男人,有各种性病,有各种不情愿,都是生活所迫,都是生活日常,都是说着不干这个还能干嘛的话题。

  影片就是这样记录她们的言语和生活中的苦恼,电影所折射的社会问题尤为突出,乃至直指社会制度等尖锐问题。这也是我推荐这部作品的原因。

  邱礼涛导演本来就是拍偏异色边缘题材的导演,做姬这群人符合他边缘题材,他后来作品《雏妓》涉及的问题并没有这片尖锐,却又涵盖更多社会道德问题。邱礼涛的电影作品品质很不稳定,但他每次选材较为尖锐,部分内容执行还是有出乎意料的效果。

  随着2010年左右香港电影越来越依赖跟大陆电影公司合作,越来越多的合拍电影陆续诞生,《窃听风云》系列,《叶问》系列,《寒战》系列等都是合作成品,连坚守香港本土的银河映像也北上跟大陆合作拍摄《毒战》等作品。在合拍片成为常态的现在香港,本土风逐渐兴起并成为现在港片的新浪潮。

  不管是重新翻拍,还是建立新的系列,这种雄风是从香港电影没落挂起。以《金瓶梅》为首,《3D肉蒲团之极乐宝鉴》更甚,借仅香港本土上映,雇佣日本AV演员和香港本土演员组合,借用新型技术和拍摄方式重振香港市场。

  这些作品引发中国大陆友人注意,掀起组团去香港看片浪潮,引发香港旅游小浪潮,各种学习借鉴陆续诞生。正是因为这份热情,陆续回潮,借用夸张表现方式,纷纷力图吸引爱好人士前来学习,《蜜桃成熟时33D》、《一路向西4D》、《3D豪情》、《金鸡SSS》、《我爱夜蒲》系列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,他们都希望激发各位客官们的热情。

  《打擂台》借用舞台纪念逝去的香港武行岁月。《狂舞派》展现现在港人文化和精神风貌,借用街舞比拼和新奇有难度的街舞动作,展露新型年轻人新形态。《微交少女》和《踏血寻梅》都出自翁子光之手。

  《微交少女》类似性工作者这类作品,讲述少女在经历这过程中的变化,可惜跟欧荣的《花容月貌》差太多;《踏血寻梅》是借用凶杀案的调查揭露一位少女从事工作和她的心理历程,这部是这些年少有深入边缘人士的香港本土电影,何况导演还把血腥内容展露那么真实,真实到可怕。《导火新闻线》讲述香港记者现实生存状态,借用真新闻和博眼球新闻进行道德博弈,甚至有为了出新闻还特意设计犯罪者实施犯罪的情节,影片对这行各种乱象进行尖锐记录。

  香港回归后20年,从混沌市场余温到产量坠落,从优质港片到咸鱼烂片称霸,从《一个字头的诞生》、《暗花》到《无间道》、《黑社会》再到《窃听风云》、《寒战》等作品,从《赌侠》、《强奸》到《机器侠》、《越光宝盒》再到《澳门风云3》、《王牌逗王牌》等作品,这些都是回归后20年的香港电影答卷,是保守艰辛的香港电影,受挫严重的香港电影,是在残骸下又有新生迹象的香港电影。

  不管是合拍片,还是本土回潮片,还是小人物独立作品,这些都是他们为香港电影做出贡献的成品,至于这条路能否成为香港电影回春的前兆,我们还需等待他们用更多作品,用更成熟作品做到更大的受众影响力,去证明他们是振兴香港电影的主要力量。

  平台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