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泰娱乐资讯

一夜蹿红的ZAO是“逢脸造戏”的游戏还是换脸软件的造梦契机? 案例精选

  原标题:一夜蹿红的ZAO,是“逢脸造戏”的游戏,还是换脸软件的造梦契机? 案例精选

  只需要上传一张照片,就能与爱豆同屏搭戏,实现梦境与现实的无缝接合,亦真亦幻。造梦也好,造戏也罢,这款由陌陌高管控股、面向社交的AI换脸软件“ZAO”一夜躁红。

  自8月30日下午上线,不到一天时间, “ZAO-逢脸造戏”已经在苹果应用商店娱乐类免费下载榜单中占据榜首,并登上微博、知乎等线万的热度,微信指数也陡然暴增。

  短短几小时内,数以万计的用户汹涌而来——31日凌晨,因服务器过载,APP内出现大规模拥堵,一时无法响应海量 “换脸”需求。随后官方助手发布微博称,这个月花700万租的服务器,一夜之内消耗了三分之一。毫无疑问,ZAO刷新了社交软件的爆红记录,为何它能一夜蹿红呢?

  成为现象级应用软件的两大普遍属性:功能专一和门槛低,这两者恰好是打造沉浸式“杀时间”良器的充分条件,从此前微信小程序“跳一跳”的爆火中便可窥见一二,几乎零成本的准入门槛及简单的功能玩法,足以让用户在短时间内深陷其中无法自拔。

  从产品本身来看,目前ZAO除了提供视频、表情包换脸及分享的功能外,并没有其它玩法。这种单一性促使用户能够快速了解产品的所有属性——不用服装化妆和道具,用户也可以一键生成属于自己的视频。此外,ZAO提供了几乎所有知名影视剧中的片段,用户不必会PS,甚至不用美颜,直接上传头像照片就可以在原视频片段中换脸,然后分享到朋友圈。

  此前脸萌、ZEPETO等画脸、捏脸应用的刷屏,足以看出用户对于自我形象展现的兴趣盎然,创造与自我形象相似的虚拟人物,实现虚拟实境化始终撩拨着大众的兴奋感与传播欲望。 而如今ZAO能够依托AI技术,将热门影视作品或者短视频中的人物面孔替换为用户的正脸照,生成以用户为主角的视频片段,且呈现效果自然,相当于实现了用户在平行世界的真人穿梭,满足了用户的猎奇与虚荣心。

  不同于Animoji、实时口红等AR特效,ZAO更靠近VR效果——借明星妆发、实时电影场景、综艺情节,与偶像同屏搭戏,共同呈现类似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《中餐厅》等名场面。比起局部效果,ZAO的场面无疑更显线.传播层面:社交平台的口碑累积、舆论关注和扩散

  与Zepeto相比,ZAO的社交属性明显更强,并且是一款熟人社交软件:依托于社交平台微信和QQ,用户可以顺畅地导入社交关系。

  由于添加好友也意味着共享面孔信息,在添加好友时,软件会弹出《好友面孔使用协议》 :“添加好友后,你可以使用对方的面孔信息进行换脸娱乐玩法,同时作为对等交换,对方也能使用你的面孔。请跟你真正亲近的朋友进行授权。”基于用户的

  ,使用协议间接上促进了用户的口碑累积。微信、QQ之外,ZAO更在微博、知乎上掀起话题风暴,获得舆论关注。本质是社交产品的ZAO,由此依靠国民社交平台完成传播扩散。

  的APP,刷新了应用软件的爆红记录,堪称现象级应用产品,然而它却并非是AI技术应用产品的开源,此前早有无数“前辈”前仆后继。前仆后继的AI技术应用产品

  今年4月份,一款可帮助用户变脸、变性的应用Facetify,在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英国等地的App Store冲到摄影榜单前五,号称能让用户看到“30年后的自己”。Facetify的爆红归因于其营销手段和订阅制

  。在营销上,Facetify通过Snapchat等应用大力推广。在订阅上,其通过三天免费试用策略,在引发用户兴趣后,顺利衔接至付费阶段。然而数据显示,Facetify在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英国等地区的总榜排名,从5月份开始持续下滑,在英国甚至从Top 20跌至1000名开外。

  今年5月,Snapchat的“变性滤镜”推出后,曾一度位居总榜Top 3。而随着用户好奇心减弱和产品新奇度的下降,Snapchat在总榜排名一落千丈,目前已跌至总榜1000名开外。

  一款上线年、来自俄罗斯的AI换脸产品FaceApp红极一时,曾一度位居App Store总榜第2名、摄影与录像榜第1名。FaceApp能将人脸进行转化,包括男性变女性的性别转化、哭脸变笑脸的表情转化、老年变青年的面部年龄转化等。

  FaceApp的用户基本来源于诸如性格、面相等的趣味测试网站。在这些趣味测试网站首页,如果用户点开涉及“变老”的测试页面,即会出现FaceApp下载页,但并非强制下载,用户也可选择在网页用Facebook登录即可完成测试。尽管如此,FaceApp的热度很快降温,截至目前,FaceApp在App Store总榜排名已跌至600名开外,且持续呈下滑趋势。

  AI技术换脸应用并不新鲜,爆红之后掉头直下的增长曲线也绝非个例,同一张脸在不同场景中来回穿梭,重复操作所带来的厌倦可能会比想象中更快到来。而在此之前,ZAO需要面对、解决的是讨论更为广泛、争议更为严重的重重隐忧。

  虽然收集用户数据早已成为此类应用的“常规操作”,但是ZAO的使用协议不仅模糊了用户肖像权的归属,更是在人脸识别普及的时代背景下,将用户推向暴露隐私的深渊。其协议写明:如果您把用户内容中的人脸换成您或他人的脸,您同意或确保肖像权利人同意授予ZAO及其关联公司全球范围内的完全免费、不可撤销、永久、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,包括但不限于:人脸照片、图片、视频资料等肖像资料中所含的您或肖像权利人的肖像权,以及利用技术对您或肖像权利人的肖像进行形式改动。

  一方面,用户无法确知ZAO及其背后的陌陌,会将自己的肖像用作何用。另一方面,协议强迫用户在可能不知情的情况下,让渡自己的身份ID,为不法之徒的犯罪提供了便捷的口径。8月初,有人利用3D人头模型破解刷脸支付的消息传出后,一度引发用户担忧。而今,一键换脸技术的成熟及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,让用户始终无法乐在其中。

  ,并且能在信息流中无限加载,甚至无法计算出其视频总量。虽然ZAO通过活体认证,规避了类似于蔡徐坤状告B站这样的法律风险,但其视频素材的版权问题仍是悬而未解的产品死穴。虽然ZAO的版权声明表示:“ZAO产品中存在的短视频和表情等素材,除了特别声明是ZAO跟合作方进行版权合作的之外,均来源于ZAO用户自发的上传,ZAO不享有素材的商业版权。” 然而,目前用户上传素材需要通过权限认证,但认证并没有开放,灰色按钮显示“暂停申请”。这意味着“启动期” ZAO的素材主要是由站方自己上传。知乎上甚至已经开始出现“ZAO如果被版权方告侵权,会被要求赔偿多少钱?”的线. 商业模式模糊不清,持续发展出路难寻

  未涉及任何付费服务,相较于海外用户对订阅制的高接受度,国内用户更偏向于使用持续免费的产品,这也是其初期爆火的因素之一。另一方面,单一的功能和极简的玩法难以持续吸引用户,用户留存度极低

  ,产品发展后劲不足。而悬而未解的隐私问题和版权风险,又硬生生阻隔了其产品引流之路。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,又不具备高用户留存度和强产品引流能力,ZAO的持续发展出路难寻。如若不及时解决问题、明晰商业模式,其最终结果可能是在沦为给微信朋友圈、微博、知乎贡献流量和活跃度的牺牲品之后,如流星般至最高点坠落。在移动互联网红利逐渐消失的大背景下,做App矩阵已经是各家平台公司的发展共识。陌陌同样也早就开始了App矩阵的战略,只是此前发布的一系列独立App,包括Doki、哈你、Cue在内的产品都不算成功。直到ZAO出现,才算引起轰动。然而更强的社交属性能否让ZAO逃脱非刚需类App昙花一现的命运,目前还难下定论。